活动新闻 News

在线订单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活动新闻 > 行业动态
清洁生产才能根治铬渣痼疾
发布时间:2013-02-19

作者:郁红     文章来源:中国化工报     更新时间:2013-02-19
河南遗留铬渣全部无害化处置,专家建议——

        铬渣堆放,黄水横流,所到之处,寸草不生,这是2011年河南义马20万吨铬渣无害化处理前的状况。时隔一年多,目前这里的铬渣已经全部实现无害化处理,全省铬渣无害化治理任务也全部按期完成。截至春节前夕,该省共无害化处置铬渣64.33万吨,比计划指标多处理12.63万吨,各铬渣堆放点已经无铬渣遗留。


         “要解决铬盐行业的污染问题,必须在治理历史遗留铬渣的同时,全面推进清洁生产技术改造,尤其是应加大铬铁碱溶氧化制铬酸钠等生产技术的产业化应用,从源头减少铬渣的产生量。”中国无机盐工业协会秘书长王孝峰告诉记者。


         铬盐是重要的无机化工产品,广泛应用于化工、轻工、冶金、纺织、机械等行业。据统计,我国国民经济中约10%的工业产品与铬盐有关。铬盐的基础产品是重铬酸钠,我国重铬酸钠生产主要采用有钙焙烧工艺,生产过程中产生大量的含铬废渣。铬渣中含有剧毒六价铬及较强致癌特性的铬酸钙,对生态环境和人民生命健康构成巨大威胁。


         据了解,国外铬盐生产已全部实现了无钙焙烧。与有钙焙烧工艺相比,该工艺的铬渣产生量可减少60%以上,不但降低了铬渣中六价铬的含量,还避免了铬酸钙的产生,使得铬渣的处理难度和成本都大幅下降。


         近年来,虽然我国自主研发的无钙焙烧、液相氧化法等清洁生产工艺技术已实现产业化,但推广应用不够。截至目前,在产的14家铬盐生产企业中仅有少数几家采用清洁生产工艺,占总产能20%左右,其余产能仍使用落后的有钙(含少钙)焙烧工艺,导致我国铬盐行业铬渣产生及堆存量增加,造成铬污染事件时有发生。


         根据中国无机盐工业协会提供的数据,2012年国内铬盐的年生产能力40万吨(以重铬酸钠计),产量35万吨,以传统工艺生产每吨铬盐产品排放高毒性铬渣2.5吨,每年则新增铬渣达87.5万吨,严重污染水体、土壤和大气,已成为社会广泛关注的焦点。


         其实,工业和信息化部2012年就发布了《铬盐行业清洁生产实施计划》,明确提出,为尽可能减少铬渣产生量和降低铬渣毒性,2013年底前,我国将全面淘汰有钙焙烧落后生产工艺。


         “要彻底解决铬盐行业的污染问题,今后应在全行业推广无钙焙烧、钾系亚熔盐液相氧化法等成熟清洁生产技术。同时,加快铬铁碱溶氧化制铬酸钠、气动流化塔式连续液相氧化法等新一代清洁生产技术的产业化应用,从而从源头减少铬渣的产生量。”王孝峰强调。


         王孝峰指出,铬铁碱溶氧化制铬酸盐工艺是我国自行研制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铬盐清洁生产工艺。该工艺突破传统观念,采用高碳铬铁为原料,副产水合氧化铁渣用于生产含铬铸铁以及铁系颜料,可以从源头消除铬渣污染,使铬盐行业走上综合利用和再生道路,实现产品的清洁、低耗、高效、连续化、自动化生产。其设备效率和生产效率远远高于国内外其他成熟的铬盐生产工艺,全部生产过程中无废渣、废气产生,也无酸雾排放,资源利用率达到了100%,是铬盐生产技术的一次革命性突破。


         该技术是国家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中“鼓励类”技术,是工信部“铬盐行业清洁生产技术推行方案”中的重点应用技术。以年产5万吨示范企业为例,每年可节约标煤10万吨,减排铬渣15万吨,少用石灰石、白云石23.3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22.78万吨,减少二氧化硫排放量400吨,减排污染物六价铬2500~6000吨。


         “这项可以实现铬渣无排放的工艺,目前也只有一个3000吨/年的工业化试验装置,而没有工业化示范装置,这将影响该工艺在铬盐行业的推广应用。希望国家能加大投入,大力推进该工艺的产业化应用。”王孝峰说。


         记者了解到,随着国家环保政策的强力推行,传统生产工艺已不适应社会和生产发展的步伐,有钙焙烧装置将被强制淘汰,无钙焙烧的生产装置也将为国家所限制,使国内铬盐产量存在大幅降低的可能,而铬铁碱溶氧化制铬酸盐等清洁生产工艺生产的铬盐产品将填补因传统工艺被淘汰和限制而造成的市场缺口,为铬盐产品发展提供巨大的市场机会,也为企业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